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3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313篇
测绘学   80篇
大气科学   139篇
地球物理   340篇
地质学   567篇
海洋学   124篇
天文学   36篇
综合类   60篇
自然地理   109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27篇
  1978年   7篇
  1935年   6篇
  1934年   4篇
  1933年   4篇
  1932年   4篇
  192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地下水污染的野外调查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确定羽状污染范围。以取样钻孔的钻探打到与否为基础,既费时间又昂贵,在许多地下条件下,地面电阻率剖面法能快速而廉价地确定羽状污染的大体位置,并签别出取样和检测最有可能的面积。许多污染物含有某种比天然地下水的背景值大得多的离子浓度。当这种污染物浸入某一含水层时,该饱和土的电阻率降低。横穿可疑地段的地面电阻率剖面能显示出这个电阻率减小的异常带。这种方法的灵敏度决定于地质和地貌的相对均匀性以及外界电场干扰的最小值。细心的选择电剖面法中所用的极距“A”也是不可忽视的。如果被污染的和未污染的地下水电阻率的对比度很高,至少在羽状区中心部分的探测几乎是在予期的地质变化范围之内。这种方法已被成功地用来确定海水,提炼铀的废液以及新英格兰冰川沉积物填层溶滤污染物所形成的羽状区。  相似文献   
82.
重磁异常结合其他地质、地球物理资料进行相关分析,有利于提高位场异常地质解释的质量。利用等效点源反演绘制的图件,来研究北美及相邻海域的地面自由空间重力异常、POGO(线轨道地球物理观测)卫星磁异常,以及区域热流和构造信息间的视一空间相关关系。在卫星高度上相关异常的区域位场,也用泊松理论在重、磁场导数异常之间,移动窗口线性回归作定量分析。在大陆地区观测到长波长重磁异常之间的一种反相关关系。重力异常为负、磁力异常为正的地区,其特点是地壳相对较厚,磁化强度较高。例如:一个突出的磁力高与爱那达科盆地向辛辛那堤穹窿延伸的重力低相对应。磁力异常为负、重力异常为正的地区,其特征是地壳较薄,区域热流值较高。如:北美和中美洲的科迪勒拉地区,以及黄石地热区。虽然,海洋区域的重磁异常显示弱相关,但统计相关的符号一般为正。  相似文献   
83.
引言关于波罗的地盾是由于向西—南西方向连续增生而发展起来的概念,现在是被普遍接受了,然而它所包含的作用的性质却仍是一个重大争论问题。争论的中心围绕着在早元古代是否发生了板块构造,以及如果是这样,如何详细地将它们和显生宙板块构造相比拟?当然,将显生宙板块构造模式应用于元古宙地体的可能性的限度,就在于关于显生宙作用本身了解的程度。本文中,我们提出岩石学的证据,来证明在瑞典中部一个标准  相似文献   
84.
一、引言美国Rosemount公司研制了一种正交即全方位风速表,利用气动信号测量风速和风向。传感器是一种结实的固态装置,无运动部件,经得起野外粗放式应用,并能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恶劣气候环境下提供精确可靠的风资料。传感器有电气除冰装置,适合全天候工作。传感器产生经放大的压差,它与正交方向的风速成正比。内部的固体压力变换器  相似文献   
85.
<正> 1.前言测量人员总希望角度测量仪器不受度盘分划不可避免的剩余误差的影响。实现此目的最明显的观点认为,在每次角度测量中应计及所有的分划。这样所得平均值中就可不含任何分划误差,因为这时度盘分划误差的总和显然为零。利用几条分划线来求得一个读数,并非新鲜想法。早在17世纪,Hedraeus就第一次应用了这种方法,他在水平度盘对径位置上  相似文献   
86.
会议报导     
<正> 约有570位参加者出席了GPS卫星系统首次国际讨论会,其中大多数来自美国。近100位代表用资料说明了这种新的观测技术的重大作用。不同的分组会议讨论了GPS的概况、地位和方针,时间与轨道,用户设备与有关的试验,数据的模拟与处理,应用,测量定位结果,GPS的大地测量与动态定位的实用特性。  相似文献   
87.
中国唐山实验台阵的近场强震加速度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C.I.T.),南加州大学(U.S.C.)以及地质调查局(U.S.G.S.)于1981年正式开始了一项中美双边强震观测的合作研究计划。作为这项计划的一部分,1982年6月底在中国唐山地震(1976.7.28,M_s=7.8)的余震区,布设了一个实验性的强震仪器台阵。这个台阵由12台三分量数字磁带记录式强震仪组成。从1982年7月至1983年3月,该台阵共取得了震级M_L=1.2—6.2的133个地震的285张近场加速度记录,其中大部分保留了初至P波和相应的精确到时。 本文介绍了实验台阵的运行情况和所获取的典型的近场加速度记录,展示了1982年10月19日卢龙M_L=6.2地震时距震中仅4公里的地点所获取的十分珍贵的近场加速度记录,其水平向最大加速度为0.23g,竖向最大加速度为0.128g。 本文还根据所获取的资料,进行了初步分析,给出了有关震源情况的若干基本数据和近场地震动的衰减规律。  相似文献   
88.
在地球表面进行的气象观测分为两类:感官观测,既不使用测量仪器而仅凭经验估计的观测;以及仪器观测,即借助于测量仪器并通常牵涉到对所得各实际读数进行定正和计算的观测  相似文献   
89.
<正> 本书论及了近年来近景摄影测量重大发展的状况。近景摄影测量并不仅仅涉及地形测图,而是有着广泛应用领域的测量技术。本书在向从事测量和数据获取的专业人员讲述近景摄影测量原理及用途。第一章概述近景摄影测量的起源,早期模拟方法的应用和近期解析技术的发展。当读者将注意力转向实用领域时便知,过去在近景摄影测量精度方面的研究限多,而对时间和费用两个“参数”的考虑则不足。为此,作者强调指出,要使近景摄影测量普遍用于生产过程,则应把研究重点转到时间和  相似文献   
90.
<正> 中国北方河北、山西两省交界地带的太行—五台山区,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系十分发育,分布面积达20,000平方公里,为华北地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地区内,保留了早前寒武纪不同发展阶段的种种地质作用的记录。深入研究其地质历史,将对阐明华北地块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的典型意义。作者正是基于这一目的,在该区进行了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